閉環式資金來港置業 [香港經濟日報] 2025-04-28
- samsam346
- 24 hours ago
- 2 min read
財政司司長在2月底宣布樓價在400萬或以下釐印費只收100元,令3月份的樓市稍有起色,但4月初美國總統宣布對等關稅,更向中國及香港徵收145%關稅,頓時影響中國和香港的經濟及樓市。
習近平主席曾經說過「打關稅戰是沒有贏家。」關稅戰消息一出,已經即時引發東莞、佛山等珠三角一些工廠的美國產品綫被迫停工,若情況持續,估計從6月起將會陸續出現大規模企業倒閉的「破產潮」。
筆者早前曾提過,中央政府可考慮放寬內地人才的資金,透過「閉環式渠道」來港置業。有朋友曾經問筆者:「甚麼是閉環式資金來港置業?如何操作?」
根據入境處資料顯示,截至今年2月底,各項人才入境計劃一共收到約45萬宗申請,當中超過29萬宗獲批,約19.6萬名人才抵港。筆者認識一些內地人才,他們眼見香港樓價已經下跌三成,本想打算入市,奈何內地的外匯管制卻令他們內地資金無法調來香港置業,換言之,香港吸引這批人來港,卻不容許他們來港置業落地生根,實在有點諷刺。
確保日後賣樓 款項滙回內地
中央政府最主要是害怕內地資金透過香港渠道調走至世界各地,至於「閉環式資金」來港置業如何有效防止內地資金流出至世界各地,筆者建議具體操作方法如下:
首先,內地人在香港落訂及簽署物業買賣合約後,可以向內地政府申請相關的樓價尾數,透過內地指定銀行辦理,如透過內地中國銀行匯款至中銀香港,再轉至香港的買家代表律師行,以確保該筆款項只可用作支付購買該物業的樓價尾數,操作原理與滬港通及深港通相似,同時亦透過該律師行向土地註冊處登記一份文件,以證明是透過閉環式資金來港置業。
日後,當該物業出售時,由於該份文件已經登記在土地註冊處,那麼日後買家以及地產代理就會清楚知道業主是屬於「閉環式資金」來港置業,而買方律師行收到樓價款項後,便會同樣將該筆資金原路返回內地,如將款項透過中銀香港滙回內地的中國銀行指定戶口。這樣便可確保日後售出的樓價款項不會被轉到其他國家。
倘若中央政府放寬內地人才,透過「閉環式資金」來港置業,可以讓這批人才在港落地生根,相信對香港經濟及樓市起到支持及穩定作用。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