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增商業地彈性甯漢豪:添住宅元素 [香港經濟日報] 2025-03-10
- samsam346
- Mar 10
- 2 min read
政府下財政年不會推售商業地,發展局局長甯漢豪指出,會考慮增加商業用地彈性,如增住宅元素。而對於有意見希望政府暫停售賣住宅地,她指出,當局不會停售住宅地及工業地。
甯漢豪日前表示,政府銳意發展產業,要盡快讓市場提供可用產業地,所以沒有條件停售工業地。同時,當局不會停售住宅地,因為有相關科學根據,不論公營或私營房屋土地供應,政府已有10年推算,當局每年會按目標配置土地,不可隨便不跟隨。
此外,當局亦正考慮將部分商業地改劃作住宅用途。她亦透露,當局會檢視的商業地分布於東涌、洪水橋/厦村、沙田石門、觀塘、九龍灣及茶果嶺,其檢視標準包括該區定位、交通配套、周邊空置率及未來供應等。若該區本來並非定位為核心商業區,或將有新商廈落成,加入住宅元素的機會較大。
善用創新科技 培育人才
當局早前探討允許北都土地業權持有人原址換地。她表示,有業權持有人反映補地價對現金流有壓力,當局計劃允許他們透過提前交出其他區將由政府發展的土地,以抵銷地價差額,並建議將有關措施限於未來數年需要發展的項目,而當局正研究時間限制。
另外,甯漢豪在發展局社交網站說,北部都會區對香港社會和經濟發展至為關鍵,有助香港突破長久以來土地不足的瓶頸,同時會採用多元發展模式,以創新思維更靈活善用市場力量,例如於今年下半年起全速為北都「片區開發」模式招標、加大力度促成現有土地業權人原址換地、以革新的土地行政及規劃思維促成產業早日落戶等。
局方亦會透過成本效益管控、善用創新科技、培育人才等措施,將建造業打造成為新質生產力,並就「灣區標準」、「組裝合成」建築、職稱評價機制及「一試多證」等加強與大灣區城市合作,積極融入國家發展大局。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