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上任中美角力聯繫滙率宜靜觀其變 [香港經濟日報] 2025-01-23
- samsam346
- Jan 23
- 2 min read
特朗普正式上任,但早前當選後已經揚言,會向中國徵收高額關稅。香港有不少評論都擔心中美之間的博弈會升級,金融戰升級繼而波及香港,更有評論認為香港應該放棄跟美元掛鈎的聯繫滙率制度。
回顧港元與外幣的掛鈎歷史,可追溯至1935年。當時因應全球白銀危機,港元放棄銀本位制,改與英鎊掛鈎,滙率最初為1英鎊兌16港元,後調整為1英鎊兌14.55港元。1972年,英國讓英鎊自由浮動,港元隨後一度與美元掛鈎,滙率先為1美元兌5.65港元,後調整為1美元兌5.085港元。然而,由於美元疲弱,港元於1974年轉為自由浮動。
直至1983年,香港回歸問題浮現,面對嚴重的貨幣危機,香港政府為穩定滙率,再次將港元與美元掛鈎,並設定固定滙率為1美元兌7.8港元,此舉奠定了現今香港聯繫滙率制度的基礎,至今仍然維持穩定。香港貨幣制度的演變從銀本位制到與英鎊、美元掛鈎,再到最終確立與美元掛鈎的聯繫滙率制度,充分體現出香港在維護貨幣穩定上的努力與調整。
港經濟不景 應減息刺激內需
不過,世界上沒有完美的制度,美元掛鈎的聯繫滙率有好處也有壞處,取消的話,好處是能取回貨幣的自主權。現在香港經濟不景,應該減息刺激內需及樓價,但正正是美元的高息限制了港幣的減息幅度。可是,壞處是可能會引發港幣的信心危機。投機者會找藉口炒賣,貨幣的穩定性也備受挑戰。所以改變與否,如何改變,也是必須慎重考慮,因為潛在的風險非常高,一旦處理欠佳,為社會帶來極大的動盪。
如果聯繫滙率脫鈎是因為中美博弈、金融戰的憂慮,筆者就覺得有點杞人憂天,因為這樣做對美國也帶來極大的風險。中國及香港共擁有超過10,000億的美債儲備,一旦拋售,對美債是沉重打擊。相反,若美國真的強迫全球銀行金融電信協會(簡稱SWIFT)放棄香港,即使港幣與美元脫鈎,美國也會利用不同藉口實施制裁,改變聯繫滙率也於事無補。
最後,本文見報時,特朗普已經上任,他究竟採取甚麼措施,對中國及香港有甚麼影響,宜靜觀其變。
Komment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