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在悲情賺不到春秋 [香港經濟日報] 2025-04-11
- samsam346
- 4 days ago
- 2 min read
甚麼是香港精神?其實並沒有人說清楚,筆者認為可說清晰一點,下次香港遇上困難時,民間底氣會更足。
在網上見到一個帖文後不禁會心微笑,帖文的相片是一個類似關公的人物坐在地上吃即食麵,附上標題「不要慌。不要慌。太陽下山有月光。泡麵吃完還有湯。」筆者和受過考驗的老朋友對這帖文也充滿欣賞與共鳴。太陽下山,有些人會害怕黑暗,但其實黑暗中仍然有月亮照耀,這正是半杯水的故事,是反映樂觀心態的。「泡麵吃完還有湯」這句特別令人懷念60、70年代港人打拼的生活,捱窮的時候即食麵甚至是正餐,在那香港仍吃不飽的年代,即食麵浸水發脹後進食就可以得到更多的飽肚感,即食麵的味精惹味香濃其實慰藉了很多窮人的心靈。
當吃完即食麵如果仍然感到分量不夠,碗裏還有半碗湯,「飲埋」就有心滿意足的感覺。這種苦中作樂,「餓中快活」的精神,有些似魯迅描寫的「阿Q精神」,卻是輕快地捱。這比北方俚語的「打落門牙和血吞」來得正面。
筆者認為這就是香港失去的成功精神文化。今日的港人已抗拒打拼,追求「hea文化」,普遍喜歡聽負面的評論多於正面。甚至喜歡將正面消息描寫成負面。更甚的是創作別人負面的一面。愈來愈多人幸災樂禍,以傷害別人或者社會為快。但這些人也很可憐,因為永遠活在經營負面之中。
樓價下跌 多了上車機會
在股市方面,股價下跌當然不是好事,卻不可稱絕對壞事。4月7日單日港股下跌了逾3,021點,但當日成交金額則達近6,209億元。一天6,000多億元的成交是令人感到很自豪的購買力,香港絕對有能力問鼎世界第一金融中心。這6,000多億元很大機會是平價入市,到賺錢的時候亦是一個令人開心的天文數字。投資勝負不單只升跌,而升跌亦不只是朝夕,有些升跌其實是賺到春秋,如何輸朝夕賺春秋,悲觀的人怎會明白?
在樓市方面,樓價下跌對當下要賣樓的人當然是絕對的負面信息,但對繼續持有的人其實是沒有分別,社會反而多了很多上車機會。在另一角度,更多人買到樓,他們在這時候入市將來獲利亦比其他人多。這些都是好事。如果政府懂得善用這個時機,令更多用家可以上車或者換樓的話,將來社會會更加快樂。
將來的快樂是今天悲觀的人賺不到的。
很多人喜歡唱死樓市,筆者建議他們不如現在買樓,他們要唱死樓市主要是痛恨樓價貴,樓價平了入市,他們可賺錢更加賺埋牙骹,筆者真心恭喜。那起碼了結了一份怨氣,何必活在悲情中呢?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