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地 (00016) 早前就粉嶺北項目達成補地價,據悉,補地價金額約5億多元,以總樓面近40萬平方呎計算,計及發展商興建公共設施的成本,每呎地價約2,000元,相較7年前同區補地價低逾5成。
該幅用地位於粉嶺北第10區,位於天平山村北面、鄰近梧桐河,面積約10.7萬平方呎,目前規劃為「商業/住宅暨公共交通交滙處」用途,即可作商住發展,地積比率約3.66倍,總樓面約39萬平方呎,其中28.2萬平方呎屬於住宅樓面,其餘11.2萬平方呎為非住宅樓面。
需政府助收地 涉2次補價
發展商在今年4月底限期前跟政府達成補地價,據市場消息指,有關補地價金額大約5億多元,據悉由於發展商需要負責興建大型公共設施,包括公共交通交滙處,以及一個面積達8.6萬平方呎的公眾休憩用地,興建成本包括在地價內。若果連同有關建築成本,市場估計,實際每呎補地價約2,000元水平,相較恒地 (00012) 在2018年為同區馬適路項目(現為ONE INNOVALE)每呎補地價約4,200元,低出超過5成。
另一方面,今次補地價的粉嶺北10區項目,新地擁有約9成業權,餘下1成業權需要由政府出手收回第三方土地再重批予發展商,屆時發展商仍然需要進行第二次補地價。
業界:已考慮後市 屬合理價
華坊諮詢評估資深董事梁沛泓認為,補地價金額屬合理,因去年政府批出的標準地價每呎亦只是2,000至3,000多元,經過近期地價再進一步下滑,如近期啟德、九龍城等市區地價亦只是4,000至5,000多元,新界新發展區未平整好的土地,若果補地價呎價不是1,000至2,000元水平,未必能夠吸引到發展商參與。
第一太平戴維斯估值及專業顧問服務董事總經理陳超國則認為,傳統評估補地價模式須考慮地皮位置、特色、不同的優缺點,亦包括地皮需要提供的公共設施,若果是規模較大的項目,亦要考慮分期建築折讓,難以直接跟標準地價作比較。他又相信,發展商接納補地價金額時,已經考慮到市道變化。
若果以有關用地每呎補地價約2,000元水平,計及「10%發水樓面」、每呎建築成本及利息約5,000元,以2成發展利潤及8成實用率計算,估計項目落成後每呎售價約1萬元左右。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