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市場由「跌後市」 進入「升前市」[香港經濟日報]2024-02-09

者同意現在的樓市是要減辣去救市的,但強調救市不是一定是直接救樓價的,救市目的主要是讓市場回復正常運作,甚至應該是追求運作得比以前更加好。其中較重要的就是增加流轉率,令市場有更大的流通量,善用二手市場的供應,市場應該回復更多的二手成交,供應不應該只依賴新樓,這樣才達到社會更平均的財富分配。


筆者若沒有記錯,多屆特首都曾表示想回復2004年停辦的「置業資助貸款計劃」,只是以前供應不足,現在難得市場出現調整,應該是重推「置業資助貸款計劃」的時機了。何況現在大部分年輕人已經投入了「年輕人買不到樓,儲不到錢」的錯誤價值觀念(雖然各上車區的樓價已經是人均入息中位數兩人能夠負擔及過到壓力測試),更何況在大學的Grant Loan(學生資助貸款)下,年輕人更加覺得難以儲錢置業(雖然這個是我輩並沒有的幸福所而引起的)。我們進一步支持年輕人置業,令到他們重新在正確方向上路。


重推置業資助貸款 時機出現


當下中美在金融鬥爭上白熱化對香港未嘗不是一件壞事,當然我們或會受到更加多的攻擊,但是近年香港是陷於「西方外資衝擊、中央同時亦不斷調整市場、香港亦有不少人是經營悲情。」三方圍攻,輪流蹂躪,是史上小投資者最迷惘的時候。看股市,中央開始在金融上作出主動和反擊,代表了我們或許會少了一方面的壓力,中央選擇在這個時候「還拖」,亦代表了美國氣勢已大不如前。


事實上,美國正準備減息起碼已沒有加息的趨勢,一定程度是因為長期大幅加息,美國民間在這種七傷拳之下自己都開始「頂不順」。有讀者告訴筆者有內地KOL(關鍵意見領袖)認為:「應該有人唱衰內地及香港樓市。美國是全方位針對中國,尤其是最想破壞香港的聯繫滙率。」令人想起一些高官在2019至2020年面對黑暴的時候仍然天真相信沒有外部勢力,認為眼前只是普通的不滿暴動。今天的市場,筆者認為官員亦要留意金融上有沒有外部勢力為香港製造負面情緒,如果政府應對得慢,不單小市民苦不堪然,經濟亦損失慘重。


很多傳媒都有問筆者新年之後有沒有小陽春,如果政府將過時的樓市辣招和房屋政策優化,而不少近年「睇定啲先」的態度令市民感到政府「唔識驚」和「太被動」,如果市場機制能夠發揮到三分之一至一半的功能,樓市足以重新健康起步。始終香港擁有歷來最多的銀行存款,定期息口已開始回落到4厘以下。很快就和3厘多的住宅的收租回報率一樣。樓市正等待政治下失散了的天時、地利、人和重聚啊。


Recent Posts

See All
關稅戰顛覆經濟 用家市剛需依然 [香港經濟日報] 2025-04-08

知否世事常變、變幻原是永恆,過去一星期市場迎來翻天覆地的改變,全球貿易戰正式重啟,被美國總統特朗普稱之為「解放日」的「對等關稅」計劃將正式實施,宣布對所有進口產品徵收10%最低基準關稅。 同時亦將會對美國部分貿易夥伴徵收更高的關稅,覆蓋全球絕大部分的國家,部分國家包括中國亦...

 
 
 
地產代理續收縮3月跌至3.8萬人 [香港經濟日報] 2025-04-02

地產代理行業繼續收縮,據地產代理監管局數據,全港持牌代理人數3月跌至3.8萬人,按月跌約0.7%,跌幅進一步擴大,連跌11個月累減1,154人,創近8年新低。 據地監局數據顯示,,截至今年3月底,全港持牌代理人數錄得38,019人,較2月份的38,306人,按月減少287人...

 
 
 
銀主積極沽貨低價成交持續 [香港經濟日報] 2025-03-21

銀行加快處理收回物業,最近連環降價沽出物業,令交投增加同時,涉及商舖、工廈等均錄低價成交。 鄧成波家族項目相繼淪為銀主盤,近來相繼由銀行沽出。消息指,鄧成波家族3項物業,去年初淪銀主盤,並委託測量師行放售,近日先後沽出。據悉,太子汝州街3號全幢商住物業,總實用面積約為4,0...

 
 
 

Comments


© 2022 by enbloc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