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工程師學會倡拓智慧工地吸人才 [香港經濟日報] 2024-11-19

港府爭取2050年前實現碳中和,建造業近年應用各類創新科技,達致減碳同時「提速、提量、提質」。香港工程師學會建造分部上任主席謝偉正指,建築信息模擬(BIM)及組裝合成建築法(MiC)普及,必成大趨勢。


謝偉正接受本港訪問時指,建造業數碼轉型,離不開近年漸為人熟悉的BIM和MiC,隨着政府自2018年起,要求所有預算達3,000萬港元以上工務工程項目必須採用BIM,並鼓勵私人工程項目跟隨後,謝偉正認為BIM已發展成熟,可有效地控制及管理整個建築生命周期,包括由前期規劃、樓宇及工地設計、管理、施工至日後維修。


他續指,目前建構一個BIM系統成本約為300萬至500萬元,視乎當中需監控的數據複雜性及數量、修改次數等。若計劃日後透過BIM作大廈管理,規劃時已應作相關準備,避免沒有足夠空間或要「翻手」拉綫、裝監測器等問題。


機械人可取代危險性工序


至於MiC,除被應用在多個公營及非政府機構的工程外,今年已有首個採用MiC而建的私人住宅項目推出。謝偉正指,相關技術至2019年引入香港,短短5年間已普及至私人市場,可見香港對新興建造技術的敏銳度,以及對其抱開放且積極態度。已知有不少發展商正使用或已計劃使用MiC發展私人項目,相信勢必成為未來大趨勢。


此外,最先進的技術和創新解決方案,為建造業的未來發展奠定基礎,機械人應用更成為「2024建造業議會國際建造數碼化論壇暨展覽」(GCDFE)的重點議題之一,機械人是否將全面進軍建造業?


對此謝偉正回應指,機械人目前常用於幕牆試水、天花板及牆身等打磨工序,以及噴漆,料未來可擴至平水墨綫施工、作搬運及於密閉空間工作,相信可取代工人從事高勞動及具危險性的工序,為工程提效提質外,還可紓緩行內勞動力老化及避免工人工傷機會,有利行業發展。


惟機械人運作需平闊的空間,且盡量少轉角位,而香港住宅以「的骰」為主,現有的機械人未必適用。加上相關應用正處起步階段,要研發出適用於香港的機械人、在工盤通過各項測試,繼而大手應用,當中涉及不少投資,料普及仍需一段長時間。


謝偉正強調業界每遇新科技均需業主方的配合才能進一步應用,建議政府持續且加大力度協助創新建造科技研發及落地。同時需多向大眾宣傳,以推廣智慧工地發展,為行業吸引人才。




Recent Posts

See All
何文田天鑄車位 月租高見9600元 [香港經濟日報] 2025-04-14

住宅租金上升帶動,車位租金同樣上升。市場消息透露,何文田天鑄停車場2樓單號車位,剛以月租9,600元租出,屬屋苑近1年車位月租新高紀錄。車位業主早於2022年以約565萬元購入,現享約2厘租金回報。 至於買賣方面,土地註冊處資料顯示,天鑄2期地庫停車場單號車位,上月中以60...

 
 
 
3月新批按保1355宗 按月增2.5% [香港經濟日報] 2025-04-10

按揭證券公司數據顯示,2025年3月新批按揭保險宗數按月微增2.5%至1,355宗,數字雖連升3個月,並創過去4個月新高,但連續兩季每月處於低於1,400宗水平,涉及金額66億元,創近6個月新低。 新取用按保宗數降至515宗,按月減少2.3%,貸款額下至26億元,分別創過去...

 
 
 
關稅戰顛覆經濟 用家市剛需依然 [香港經濟日報] 2025-04-08

知否世事常變、變幻原是永恆,過去一星期市場迎來翻天覆地的改變,全球貿易戰正式重啟,被美國總統特朗普稱之為「解放日」的「對等關稅」計劃將正式實施,宣布對所有進口產品徵收10%最低基準關稅。 同時亦將會對美國部分貿易夥伴徵收更高的關稅,覆蓋全球絕大部分的國家,部分國家包括中國亦...

 
 
 

Comments


© 2022 by enbloc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