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洞粉嶺收地補償 169億元未發出 甯漢豪:個別業權未釐清 或未聯絡到業權人[香港經濟日報] 2025-03-20
- samsam346
- Mar 20
- 2 min read
Updated: Mar 21
政府大規模收地加速北都發展,涉及上百億收地賠償,發展局局長甯漢豪透露,古洞北/粉嶺北合共收地178公頃,目前已經發放143億元收地補償,仍然有169億元未支付,研究方法加快發放補償。
立法會地產及建造界龍漢標就古洞北/粉嶺北新區目前收地進度,以及政府發放收地補償進度提出質疑。
甯漢豪稱,古洞北/粉嶺北是北都首個進入建造階段發展區的新發展區,需要收回178公頃私人土地,截至2025年2月底,已經發放143億元補償,仍然未發出收地補償估計涉及約169億元。
研方法 原址換地加快發補償
她解釋,主要涉及去年收回的餘下階段土地,其中一半個案因業權未釐清,另一半個案則是未聯絡到業權人或業權人不在港。
對於粉嶺北有申請原址換地個案,在政府宣布收地後,至今仍然未收到補償。甯漢豪承認,有不理想情況,因涉及地政總署不同組別人員負責,在汲取經驗後,所有在原址換地已經進行核查業權個案,收地階段毋須再作核查。
同時,地政總署短期亦會推出措施,「成熟一幅發放一幅(補償)」,部分業權人若持有若干土地被收地,毋須全部業權核查完成才發放補償。
甯漢豪亦指,在探討參與原址換地的發展商,若在北都其他地方有土地因為作公營房屋或公共設施會收地,可容許業權人自願提早交出土地,收取收地補償,去抵銷補地價金額,希望短期內推出。
另外,地產市道疲弱,對市建局重建工作的影響,發展局指,市建局自行發展為其中一個可能性,但策略仍然以與發展商合作為主。同時,政府計劃今年上半年提出建議,透過新區撥地建造遷置屋邨,及跨區地積比轉移,增加市場參與誘因。
Commentair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