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年內地投資移民湧港買樓,一直被視為推高樓價的其中一個主要因素,政府2012年推出買家印花稅(Buyer's Stamp duty,BSD,即非永久居民買家和公司名義的買家,置業須繳樓價15%稅)遏抑外來購買力。不過,近年內地客數量大不如前,近期不少聲音要求撤辣,主要針對買家印花稅。
過去內地客湧港買樓的數量的確相當龐大,根據前綫地產代理統計數據,政府推出買家印花稅前,2011年第3季內地買家(以漢語拼音名字計)佔新盤市場高達35.5%,10宗成交有3宗落入內地客手中,當季CCL樓價指數由98.89點升至111.11點,升幅約12.4%;至2012年10月底政府正式推出買家印花稅(BSD),當時內地客入市佔比約21.5%。
由於買家印花稅高達樓價15%,加上2016年11月推出加強版印花稅措施,購買第二套房稅率調升至15%,內地客來港買樓變相要繳收30%辣招稅,故近年內地客來港置業數量急跌。
有地產代理統計,年初中港兩地通關後,內地客來港買樓數量於低位回升,今年第1季內地買家佔整體一、二手成交的佔比攀升至約13%,數字連升3季。不過,相關入市個案以「新港人」(已獲得永久身份證的內地客)佔絕大多數。因為根據稅局數據顯示,今年首8個月累積BSD個案468宗,平均每月58.5宗,跟去年每月平均53宗相若,但是與2019年疫情前比較,當時平均每月更達177宗,反映憧憬通關會有內地客「爆買」樓市情況未有出現。
倡專才買樓 可按比例收稅
事實上,近期不少政黨、學者均呼籲調整各項樓市辣招,例如嶺南大學兼任教授何濼生日前指出,配合政府的專才引入計劃,內地客買樓自住則可放寬買家印花稅,若擔心投資者藉機買完就走,到時亦可按比例再收稅。視乎買家留港的年期而決定補稅金額,而不是買入當刻支付。
Comments